魚看世界

 '

張惠妹研究所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回 •雨生

 

生的日子--台灣第一齣搖滾舞台劇作曲人•紀念之   增修:2002.10.19     * 


第一齣台灣作的搖滾音樂劇,是果陀的『吻我吧娜娜』。

作詞:陳樂融,作曲:張雨生。

 

於接手創作娜娜之前,雨生已經在果陀演出一些本子,

如:『淡水小鎮』裡訥訥的男主角,或『完全幸福手冊』裡又唱又跳的員工。

這兩齣戲我都是在台北戲劇院看過。

當時並未對『雨生』特感興趣,倒是整齣劇讓我感動;

於是乎也就會注意果陀的消息。

 

『娜娜』的首次公演,已經是暑假了,我是在台南文化中心看的。

而且因為太晚買,又是招待朋友,所以發狠心買了很前面很前面的票。

台南文化中心,很小,但據說音響效果是全省數一數二,

坐定、觀眾席燈暗,耳邊響起~~~請起立~~~       請進(半分鐘片段)

 

哈,等大家坐下,真的是一陣驚喜聲此起彼落。

這樣的開場,意味著整齣戲劇的不一樣!

到中場,幕拉起,一個好大的空心圓球載著Live Band 移往舞台前方,

雨生背著吉他,這樣唱著~~~      請進(半分鐘片段)

 

當時是1997年的 8月。我想,我永遠難以忘記當時這齣劇給我的震撼。

Live Band伴著所有演員在台上演完整齣戲。演員勁爆。音樂精采。

王柏森。傅薇。張雨生.....

 

『這部劇和以往不同之處,我認為在於自然兩字。

什麼叫做自然?風格統一本身就令人愉悅.....

首要功臣自非張雨生莫屬,一掃流行歌手寫不了大作品的成見.......

....張雨生這部品顯然已經超脫這種淺薄視野。

不但注重個別作品的完整性,同時也顧及全劇風格統一。

劇中人物都保有前後一致個性,而每首歌也宛如量身訂作般適切。

靈活加入各種風格是《吻》劇長達三個小時,音樂不致讓人疲乏的原因。

強烈、抒情、快、慢風格交叉出現,甚至加入一些特殊效果,可謂用心良苦。

作品除考慮角色音域外,也兼顧了語文發音.....』      

[摘自『吻我吧娜娜』CD文案。原文案係摘自音樂時代(All Music )第34期 1997.7 /楊忠衡]

 

我想,當時大家都是興奮的。

這齣作品,當然有許多改進空間,但,大家都感受到那股潛力,

可以想見雨生的第二部音樂劇會是多麼令人期待!

 

1997年10月19日星期日7:45PM,

雨生趁著他個人專輯『口是心非』的宣傳空檔,

來到台北中山北路的果陀排練場,看娜娜十一月加演的排練。

那晚,他興奮地看也思考著,如何去修正加演版的音樂。

11:05PM,雨生像六年來每一次與果陀夥伴道再見般,

留下爽朗的笑聲與許多創意激盪的迴響,離去。

凌晨1:25AM.....

[摘自『吻我吧娜娜』CD文案]

1997年10月19日凌晨1:25...嚴格說是10/20的凌晨才對....車禍。

 

 1997年11月台北加演的那場,我去了;

當時和張惠妹張雨生不熟的我,只是想知道,中場Live Band 的Solo會由誰接唱。

然後知道,再也無緣看見雨生創作的第二部音樂劇了;

只能依循他走過的足跡,懷想,他,曾激發過什麼火花。

 

 

手邊找到了飛碟週年在大安森林公園的晚會,1997.10.16,

當時張雨生和陶子合唱一首英文歌。

我喜歡那時候的雨生,安靜地扮演『綠葉』的角色,

襯托飛碟DJ--陶晶瑩--唱出對飛碟電台的祝福。   請進(半分鐘片段)

 

也找到了雨生紀念音樂會。當年雨生剛過往時,在政大舉辦的追思。

有司儀(陳樂融先生)。公司老闆(陳復明老師)、學校老師(系主任)的致詞。

朋友的追思 (陶子、蘇芮、趙傳、動力火車、張惠妹和阿妹妹)用歌聲來表達。

不會唱的朋友,就以講話來代表(張小燕小姐的朗誦)。

最後是家屬答禮(張爸爸充滿對兒子疼愛、隱著沉痛卻也充滿感謝的得體的謝辭)

...........

這樣的程序,叫人怎忍心擷取一二公開播放。這是公祭啊。

頂多、也許,穿插其間的對雨生的介紹,是剪輯自許多珍貴畫面的;

也許,頂多就把這些整理出來,介紹給大家吧。   

 

於是乎,在這雨生的日子,謹以『吻我吧娜娜』Live演唱版的介紹,紀念之。

(真的值得珍藏。去買吧,問果陀豐華;或網上找張雨生博物館,相信有雨生的更詳細資料)

 

--2002.10.19。張惠妹台北演唱會的日子。真是.....巧.......

    

--完--